国米vs本菲卡-直播软件-凯尔特人vs勇士g5-湖人打勇士战绩|www.xhswu.com

歡迎登錄315全國信用等級公示系統! 加入收藏 |  設為主頁 |  官方微博
政策法規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泰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泰安市建設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推進糧食生產“十統一”實施方案的通知

2020-06-19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功能區管委,市政府各部門、直屬單位,省屬以上駐泰各單位:

  《泰安市建設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推進糧食生產“十統一”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第4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組織實施。

  泰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5月29日

  泰安市建設綜合農事服務中心

  推進糧食生產“十統一”實施方案

  為加快農機服務業態創新,提升為農服務水平,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按照“政策引領、以點帶面、示范帶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以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為依托,高標準打造50家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輻射帶動100個糧食生產“十統一”示范區,實現糧食作物耕、種、管、收、糧食烘干、秸稈處理等生產環節全程作業,農資供應、農產品加工銷售等綜合服務協同開展,到2021年,構建起配套齊全、全程作業、服務全面、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實現“綜合農事”服務和糧食生產“十統一”全覆蓋,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市場化主導。遵循農民自愿、產業帶動、市場調節的原則,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基礎優勢和平臺效應,健全產前產中產后全程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業產業資源要素聚集,實現服務供給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

  (二)堅持行政化推動。把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高點定位、高標謀劃、高效推進。

  (三)堅持社會化服務。多元化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全面提高農業服務水平,推進糧食生產“十統一”基礎服務向農業綜合服務、多元化經營轉變。

  三、工作重點

  (一)建好“一個中心”,培強市場服務主體

  “一個中心”,即綜合農事服務中心,依托農機專業合作社等組建新型農業服務主體,開展“一站式”涉農綜合服務,推動糧食生產“十統一”。

  1.把握建設標準。主要以國家和省、市級農機合作社示范社為主體,引導農機專業戶、種糧大戶及小農戶等入社擴大規模,吸引農業生產資料、技術、市場、信息等要素聚集,推動農機合作社由單體經營向聯合社方向發展,建成50家達到“五有”(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有良好的運行機制、有健全的財務制度、有較大的服務規模、有顯著的綜合效益)規范建設標準的綜合農事服務中心。

  2.明確服務職能。主要擔負“1+2”服務職能,“1”即糧食生產“十統一”涉及機械化作業的基本服務,包括統一機收、統一烘干、統一秸稈還田離田、統一深耕(松)、統一旋耕、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統一鎮壓、統一病蟲防治等服務內容;“2”即職業農民培訓、農機農藝推廣等產前服務和代收代儲、經銷加工等產后服務。

  3.確定服務區域。堅持布局合理、功能完備、服務有力的原則,形成半徑為5公里左右的綜合農事服務圈,創建糧食生產“十統一”示范區。每個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輻射帶動2個以上“示范區”,服務面積達2萬畝以上。

  (二)推進“兩個融合”,實現糧食生產“十統一”

  “兩個融合”,即以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為主體,促進農機農藝、產業要素融合發展,一體兩翼,協同推進,推動糧食生產向規模化要效率、向科技化要效能、向產業化要效益。

  1.加快農機農藝融合,打造全程統一作業主平臺。圍繞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種植,聚焦耕、種、管、收四個環節,開展糧食生產“十統一”服務。引領全程機械化作業,主要生產環節機械化率達到95%以上。大力推廣深耕深松、精量播種、智能配肥、精準施肥施藥、水肥一體化、高效植保、低損收獲、秸稈還田離田、糧食烘干等機械化技術的應用,秸稈還田離田率達到50%以上,谷物機械化烘干率達到30%以上,機械化植保實現全覆蓋。糧食生產“十統一”示范區內實現農機農藝完全融合,打通農機化技術推廣“最后一公里”。

  2.推進關聯產業融合,打造農業產業發展綜合體。鼓勵關聯產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經營主體,通過兼并、合并、合作等方式,依法自愿進行組織重構和資源整合,納入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推廣“中心+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實行企社共建、社社聯建,把服務鏈條由產中向產前、產后延伸,實現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統一生產、統一供應、統一購買,降低生產成本;實現農產品統一加工、統一儲存、統一銷售,提高產品附加值,著力打造集“作業、加工、儲運、銷售”于一體的新型農業產業綜合體。

  (三)優化“三條路徑”,提升服務規模效益

  “三條路徑”,即綜合農事服務中心通過土地流轉、服務托管和半托管等形式,推進土地集中集約利用,為實現糧食生產統一作業和“一站式”綜合農事服務提供保障。

  1.規模化經營。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綜合農事服務中心通過承包、租賃、互換、入股等方式進行土地流轉,開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強政策引導與科技支撐,轉變粗放耕種方式,推動產業化發展,提高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的生產規模和經營效益。

  2.“保姆式”托管。在糧食作物種植連片集中、規模較大的平原地區,鼓勵開展土地生產經營全程托管,有條件的可實行整建制村土地“大田托管”。由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提供耕、種、管、收、儲存、加工、銷售等“一條龍”服務,密切與托管農戶的利益聯結,強化服務保障,確保農民持續增收。積極為無勞動能力貧困戶開展全托管服務,合理減免托管費用。

  3.“點單式”作業。在丘陵山區重點推廣半托管服務,實行“套餐式”服務、“點單式”作業。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根據“示范區”農戶需求,提供代耕代種、農作物田間管理、統一收獲、“儲+加+銷”等生產服務“菜單”,由農戶自愿“點單”選擇并簽訂勞動服務協議后,合理分配服務和生產收益。

  (四)實行“四化管理”,推進規范運行管理

  “四化管理”,即以“農機化+互聯網”融合為主線,逐步實現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經營管理和服務的信息化、專業化、公司化、品牌化,打造推動糧食生產“十統一”的堅固載體。

  1.信息化管理。依托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構建“市-縣-中心-鎮-村-戶”互聯互通的服務網絡,推廣“滴滴打機”等網約服務模式,加強農機手和農戶間的互動,實現農機精準作業、服務調度信息化。建設農機全程電子監管系統,選擇20家綜合農事服務中心作為試點,為其配備現代智能設備,實現深松整地、收獲作業、植保作業等的有效監控,無人機收、精量播種、變量施肥等的精準控制。

  2.專業化服務。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建立實訓基地,定期對農業從業人員開展技能培訓,打造鄉村振興的人才搖籃。提供農機4S服務,支持農機具展銷、流通、維修場地建設,打造農機裝備網上供需平臺,開展整機銷售、配件供應、維修保養于一體的農機服務。推動惠農政策落實,積極承擔農機購置補貼、良種補貼、秸稈綜合利用等惠農政策的組織落實和過程推進。加強與金融、保險機構的直聯對接,開展農機融資租賃、抵押、保險等相關業務,增強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抵御風險能力。

  3.公司化運營。規范健全理事會職責,探索推行職業經理人機制,建立民主決策、財務管理、生產管理、收益分配、教育培訓等制度,引導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向企業化管理轉變。實行線上線下雙軌運營,發展應用直供直銷、電子商務,探索直銷配送、認購式銷售,加快移動支付、物流配送等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提升農業服務效率,拓寬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

  4.品牌化培樹。推進農業項目資金傾斜,重點扶持5-10家產業強、產品好、服務優的綜合農事服務中心,進行品牌培樹。鼓勵和支持注冊產品商標,擴大品牌效應,增強綜合競爭力;加大典型推廣和農產品推介力度,開展網絡宣傳、信息發布和產品銷售,著力提升為農服務和產業發展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國打響泰安社會化服務品牌和農產品質量品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將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作為深入推動和服務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工作。建立農業機械發展中心、農業農村、財政、自然資源和規劃、供銷等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負責協調解決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和糧食生產“十統一”推進過程中的重要事項和重大問題。各縣(市、區)、功能區要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工作責任,強化措施保障,制定時間表、任務圖,高標準、高效率推進任務落實。

  (二)強化政策扶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積極整合農機購置補貼、深松補助、秸稈綜合利用等涉農項目資金,用好用活農業機械化和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引導扶持資金,支持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和糧食生產“十統一”示范區建設。金融和保險機構要創新開發涉農產品,降低信貸門檻,落實金融支農政策,推進農業服務設施和服務功能不斷完善。優先安排示范區建設用地、農業生產用電等,按規定享受相關政策。

  (三)推行星級管理。優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推進機制,設置基礎設施、綜合服務、產業發展、農戶評價四維評價指標,實行星級評定制度,根據星級評價結果確定獎補單位及資金數額,獎補資金用于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星級評定以年度為周期,實行一年一評,動態管理。

  (四)強化宣傳引導。及時總結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和運營服務過程中的經驗做法,打造一批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特色明顯、效益良好的服務典型,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引導各方積極參與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全市農機社會化服務提檔升級。

  泰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5月29日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