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米vs本菲卡-直播软件-凯尔特人vs勇士g5-湖人打勇士战绩|www.xhswu.com

歡迎登錄315全國信用等級公示系統! 加入收藏 |  設為主頁 |  官方微博
政策法規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實施“補短板、增動力”省級重點前期項目行動計劃(2019—2023年)的通知

2019-08-19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實施“補短板、增動力”省級重點前期項目行動計劃(2019—2023年)的通知

  云政辦發〔2019〕36號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云南省實施“補短板、增動力”省級重點前期項目行動計劃(2019—2023年)》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4月8日

  (此件公開發布)

  云南省實施“補短板、增動力”省級重點前期項目行動計劃(2019—2023年)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工作部署,為擴大內需、補齊短板、優化結構、增強動力,實現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結合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我省固定資產投資形勢,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針對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有變”的新形勢,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充分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側結構的關鍵作用,盡快補齊我省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民生等方面的突出短板,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力,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通過集中研究、儲備、推動一批事關全省發展的關鍵性、標志性重大項目,推動有效投資穩定增長,保持我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為把云南建設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提供支撐,譜寫好中國夢的云南篇章。

  (二)基本原則

  ——堅持突出重點領域。提高項目的針對性,項目布局要突出補齊三大短板,增強發展后勁。

  ——堅持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對基礎設施、社會民生、財稅主要貢獻產業等重大項目給予財政資金支持,要集中財力辦大事,發揮好財政資金和中央批準的專項債券的引導作用,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

  ——堅持量力而行。根據需要與可能,合理把控項目推進節奏,項目建設要符合國家債務風險防控的有關要求,不得違規舉債。

  ——堅持項目導向合理。重大項目計劃要符合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產業政策、總量控制目標,符合技術政策、準入標準、生態環保和用地政策。

  二、重點任務

  “補短板、增動力”省級重點前期項目行動計劃以國家補短板重點方向為引領,以我省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基礎設施網絡基本完善、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如期實現脫貧攻堅并鞏固脫貧成效、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突破為目標,共謀劃推動2352個省級重點前期項目,總投資6萬億元,在5年內計劃完成投資4萬億元以上。

  本行動計劃圍繞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和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依托我省的資源稟賦,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加快推進九大高原湖泊治理、以長江經濟帶為重點的六大水系保護修復等重點項目,涵養云南生態之美;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加快構建“兩型三化”現代產業體系,統籌推進八大重點產業和世界一流“三張牌”建設,創建云南環境之美;拓展全域旅游,實施“人在路上、路在景中”最美公路建設,展現云南山水之美;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謀劃推出治理擁堵城市病的城市公共停車場項目,提升城市品質及居住環境的城市公園項目和城鄉人居環境提升改造項目,提升云南城市之美;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優集鎮、做美村莊、做特民居,建成1萬個最美麗村莊,塑造云南鄉村之美。

  本行動計劃聚焦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通過計劃內項目的實施,到2023年我省的基礎設施短板基本補齊,脫貧攻堅成效得到鞏固,社會事業長足發展,產業發展動力更為強勁,一、二、三產占比更加合理,民間投資和產業投資占比更高,經濟發展活力更強。重點任務如下:

  (一)加快八大重點產業發展,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

  加快八大重點產業發展步伐,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是構建云南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抓手。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是推動八大重點產業發展的具體體現,也是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載體。啟動實施八大重點產業發展項目1147項,計劃完成投資1.84萬億元,其中“三張牌”項目491項,計劃完成投資1.07萬億元。

  1.加快構建“兩型三化”現代產業體系。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在存量挖潛、傳統升級上下功夫,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重點支柱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旅游文化產業、信息產業、現代物流產業、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新材料產業、先進裝備制造業、食品與消費品制造業等重點產業。鞏固提高傳統支柱產業,著力推進重點產業發展,加快形成新的產業集群,推動云南產業邁向中高端。編制實施旅游文化、綠色能源、健康服務、現代物流、新能源汽車等千億級產業“施工圖”,建設一批做優做強產業鏈的大項目,確保八大重點產業高質量快速發展。

  2.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以綠色為底色,瞄準世界一流打造“綠色能源牌”、“綠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圍繞水電清潔能源開發,推進水電鋁材一體化、水電硅材一體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努力打造“綠色能源牌”;用工業化理念推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開展“一縣一業”試點,依托縣域形成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盡可能把產業鏈留在縣域,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通過領軍企業培育、加工技術創新、產品品牌創建、產品市場開拓、企業招商引資,著力打造以茶葉、花卉、水果、蔬菜、堅果、咖啡、中藥材、肉牛為重點的“綠色食品牌”;大力打造從“現代中藥、疫苗、干細胞應用”到“醫學科研、診療”,再到“康養、休閑”的“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3.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健全需求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加快建設鋁工業研究中心、硅工業研究中心等技術研發平臺,高水平創建滇中自主創新示范區。落實稀貴金屬材料工程、先進鋁合金產品研發等重大科技專項。

  4.促進產業高效聚集發展。大力整合優化工業園區,縮減數量、突出特色、實體化運作,力爭重點園區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以昆明為工業創新核心區,推動滇中地區圍繞產業上下游協調聯動發展。突出考核工業發展重點地區的工業投資、工業增加值等指標,取消考核不適宜發展工業地區的有關指標。

  (二)搶抓數字經濟機遇,全力建設“數字云南”

  以“資源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數字樞紐”為主線,圍繞共建共用共享基礎設施,整合資源,打通信息孤島,牢牢把握行業發展態勢,堅持問題導向,大膽探索創新,積極、有序、穩妥推進“數字云南”建設。

  1.推動資源數字化。高質量建成全省人口、法人、宏觀經濟、自然資源、電子證照“五朵云”,推動全省盡快形成數字經濟聚焦發展的濃厚氛圍。以“一部手機辦事通”為載體,加快建設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匯聚融合全省各部門、各領域經濟運行數據,為全省經濟運行、重點產業發展、重大項目建設提供決策支持。

  2.推動數字產業化。提升電子信息、通信與網絡等基礎產業,做大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重點以區塊鏈技術應用為突破口,引進一批區塊鏈創新企業,率先在跨境貿易、數字醫療、數字小鎮實現區塊鏈示范應用場景落地。在昆明、大理、麗江等重點地區以及全省特色小鎮、美麗縣城、4A級以上景區開展5G商用試點建設和數字化改造。在昆明打造國內領先的5G產業園。

  3.推動產業數字化。大力推進公共云、高速寬帶、智慧旅游、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數字醫療、數字農業、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數字公安、數字交通、數字環保、數字林業、數字應急、數字鄉村、數字經濟開發區建設。加快電力調度數字化,實現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在昆明、紅河、普洱、西雙版納、臨滄等州、市,重點對花卉、茶葉建立物聯網示范基地。推動煤炭安全、高效、智能開采及清潔、低碳、集約利用,全面提高煤礦開采的智能化、無人化水平,發展高精度煤炭選洗加工。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銅、鋁、鉛、鋅、錫等傳統有色冶金行業數字化改造,優化工藝流程和技術指標,實現工藝更先進、質量更可靠、效益更穩定。

  4.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數字樞紐。將昆明建設成為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形成承接南亞東南亞各國的數據存儲、技術服務、數據傳輸等業務能力,依托中國(昆明)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培育一批服務跨境貿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的電商平臺。

  (三)加快“五網”基礎設施建設,筑牢經濟發展基礎

  1.綜合交通網。推進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樞紐機場、支線機場建設和航線開發,打造高品質快速交通網絡;推進國省干線、農村公路、通用機場建設,完善廣覆蓋的基礎交通網絡;推進城際交通、城市交通、交通樞紐建設,形成高效銜接的綜合交通網絡。啟動實施綜合交通網項目214項,計劃完成投資1.96萬億元。行動計劃項目實施后,將初步形成連通國際、暢通國內、城鄉覆蓋廣泛、樞紐功能完善、服務一體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國際運輸走廊、國內運輸通道和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取得明顯進展。鐵路運營里程達到5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0000公里,普通國省道二級以上公路比例達到40%以上。航道總里程達到5000公里,港口生產性泊位達到250個。力爭全省運營和在建民用運輸機場數量達到20個。

  2.水網。以滇中引水工程為骨干、大中型水電站水資源綜合利用為依托、大中型水庫為支撐、連通工程和農田灌溉渠系工程為基礎,加快構建干流和支流水資源開發利用,大型水庫與中小型水庫聯合調度的供水保障體系。啟動實施水網項目145項,計劃完成投資1603億元。行動計劃項目實施后,全省區域性水保障網初步形成,城鄉應急供水能力有效提升。新增水庫庫容20億立方米以上,水利工程供水能力達到200億立方米以上。中心城市人均供水200—300升/天,建制鎮人均供水100—200升/天,水質合格率達到95%以上。全省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500萬畝。

  3.能源網。強化省內骨干電網、西電東送通道,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網架建設,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和能力;新開工一批大型水電項目,增強電源供應能力;完善天然氣管網建設,加快應急儲備中心及儲氣庫項目建設,建設石油煉化一體化項目,延伸石化產業鏈;鞏固提升煤炭采掘的安全性和推進潔凈煤炭技術的普遍運用。啟動實施能源網項目113項,計劃完成投資2647億元。行動計劃項目實施后,省內、省際間、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的電網基本構建完成,農村供電可靠率達到99.8%以上,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97.9%以上,農村戶均配電容量達到2千伏安。全省電力總裝機達到1.1億千瓦。天然氣支線管道總里程達到3000公里,天然氣消費總量達到32億立方米。基本建成全國重要的水電基地、油氣基地和國際能源樞紐,能源板塊實現增加值約1800億元左右,成為全省第一大支柱產業。

  4.現代信息網。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開展骨干網、城域網擴容和寬帶接入網建設工作,拓展固定寬帶網絡在農村地區覆蓋深度,加快5G網絡覆蓋。統籌推進數據中心、區塊鏈項目建設,繼續抓好昆明區域國際通信出入口建設,加快在建國際光纜工作進度。啟動實施5G移動通信網絡建設工程、鐵路公共網絡覆蓋工程打包項目5項,計劃完成投資401億元。

  5.物流網。按照昆明中心物流基地,瑞麗、河口、磨憨3個口岸物流基地,重要節點物流基地三個層級,加快倉儲、配貨、裝卸、分貨、集貨、流通加工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全省物流網絡體系建設。啟動實施物流網項目73項,計劃完成投資1269億元。行動計劃項目實施后,重要節點、口岸、綜合交通樞紐等物流、倉儲基礎設施和通道基本建成,形成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跨境、跨區域物流體系,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下降到20%以下。

  (四)打贏脫貧攻堅戰,補齊社會民生短板

  1.脫貧攻堅。嚴格按照“兩不愁、三保障”要求,加快實施貧困地區交通、住房、水利、電力、通信、衛生、教育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全面解決貧困人口住房、飲水安全、義務教育、醫療救治、環境整治等問題。確保到2020年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省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啟動實施項目65項,計劃完成投資1228億元。行動計劃項目實施后,交通方面,實現27個深度貧困縣和“三區三州”地區50戶以上不搬遷自然村通硬化路。電網方面,實現農網動力電全覆蓋,實現大電網延伸覆蓋全部縣城。通信網絡方面,實現網絡全覆蓋。住房方面,全面完成“4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任務,統籌推進農村“非4類重點對象”無力建房戶危房改造,完成34.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及其同步搬遷人口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方面,確保每個鄉鎮至少有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每個行政村至少有1所幼兒園。醫療衛生方面,每個貧困縣有1—2所縣級公立醫院(含中醫醫院),每個鄉鎮有1所標準化衛生院,每個貧困村有1所標準化衛生室。飲水方面,全面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2.民生社會事業。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發展、促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完善公共衛生服務、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大力改善基層辦醫條件,打造高水平醫院;圍繞旅游強省和文化強省,滿足新時代旅游文化公共服務需求,全面優化提升旅游、文化、體育公共服務供給內容、供給結構、供給形式,強化“全域旅游”、“文化小康”、“全民健身”弱項建設。啟動實施社會事業項目306項,計劃完成投資2781億元。行動計劃項目實施后,教育方面,學前教育設施完備,三年毛入學率達到85%以上,完成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129個縣、市、區全部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以上,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5%以上。醫療方面,確保每個縣、市、區建好1—2所縣級公立醫院(含中醫醫院),90%的縣、市、區均有1所公立醫院達到基本標準要求。養老服務方面,全省養老床位數達到21萬張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5張以上,養老服務設施和站點覆蓋所有城市社區、90%以上的鄉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實現公共體育服務在地域、城鄉和人群間的均等化。旅游基礎設施全面完善,達到全域旅游服務水平和標準。

  (五)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緊扣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著力開展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統籌推進九大高原湖泊治理、以長江為重點的六大水系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固體廢棄物污染治理等領域重點項目建設。啟動實施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項目159項,計劃完成投資791億元。行動計劃項目實施后,縣城和縣城以上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87%以上;鄉鎮鎮區生活垃圾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重點湖泊、重點水庫等敏感區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面達到一級A標排放標準。

  (六)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積極穩妥推動城鎮化建設,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格局,推進昆明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滇中城市群、口岸城市、縣城、集鎮、特色小鎮協調發展,促進城鎮化與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布局緊密銜接,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啟動實施新型城鎮化項目57項,計劃完成投資7791億元。行動計劃項目實施后,交通方面,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提升,昆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達到50%以上,曲靖、玉溪、楚雄等主要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達到40%以上,其他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達到35%以上。城市基礎設施方面,全省完成地下綜合管廊300公里,城市和建制鎮集中供水普及率分別達到95%以上和85%以上。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2%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37%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縣級以上城市均建成1個大型停車場、若干中小型停車場,停車困難問題大大緩解,城市擁堵得到有效治理。住房方面,全面完成全省城市、工礦、農墾等棚戶區改造任務,居民住房條件得到全面改善。

  (七)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充分發揮云南在“一帶一路”建設和對外開放戰略中的區位優勢,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依托邊境經濟合作區、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建設,圍繞促進邊境口岸城市產城融合發展,打造“口岸+產業加工”、“口岸+跨境商貿物流”、“口岸+邊境旅游”、“口岸+特色小鎮”等發展業態。積極推進外資、國外貸款項目實施,完善邊境口岸公路、鐵路、航空聯檢查驗設施建設,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啟動實施對外開放建設項目41項,計劃完成投資500億元。行動計劃項目實施后,將實現我省國際大通道全面暢通,邊境經濟合作區、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開發開放平臺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輻射南亞東南亞的樞紐地位更加凸顯。

  (八)其他領域發展

  其他領域發展建設項目以國家創新能力平臺建設為依托,重點打造真空冶金國家工程實驗室、陸地交通氣象災害防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建設。

  三、政策支撐

  (一)加大項目前期投入力度。省財政在“十三五”后兩年每年保證省預算內前期工作經費不低于5億元,對省級前期經費回收較好、項目前期工作進展較快、成效明顯的地區和項目,予以重點傾斜支持。各州、市、縣、區也要固定安排前期工作經費。發揮好政府性資金的引導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和項目業主加大前期工作經費投入,保障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及時到位。政府投資項目在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要充分論證資金籌措方案,應當量力而行,不得違規舉借債務,要加大財政約束力度,充分開展財政承受能力評估論證,嚴禁不具備還款能力的項目上馬建設。

  (二)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結合“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投資項目“最多跑一次”和各類園區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充分運用信息化和大數據等技術,完全實現“一網通辦”、“一口受理”。各地各部門要推進“多規合一”,進一步加大清理規范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簡化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時間,提高投資項目審批效率,促進項目落地。對于企業投資類項目,積極探索在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區、特色產業園區、綜合保稅區、邊境跨合區、開發開放試驗區、特色小鎮等省級及以上產業聚集區推行企業承諾制:一是實現企業網上申報賦碼,完成備案手續。二是根據《云南省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工作方案》,政府主導對整個園區進行環境容量、水保、規劃、地災、礦壓、氣象等事項的統一評估報審,評估結果由所有入園企業共享,不再搞單一項目的研究論證和審批;除國家明確規定需單獨辦理審批手續的,企業在推行承諾制園區內的投資項目可直接落地,無需再辦理有關手續,實現“零審批”。三是園區已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的國有建設用地,由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辦理供地手續;其他確需辦理的手續,采取“先承諾、后補辦”方式,在一定時限內按照程序辦理完畢。

  (三)強化要素保障。用地方面,一是健全完善建設用地“增存掛鉤”機制,大力處置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盤活利用閑置土地,彌補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短缺,積極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根據項目建設周期,分批分期保障用地,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二是對不符合土地利用規劃的項目,由項目所在地政府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調整或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涉及永久基本農田的項目,符合條件的按照《自然資源部關于做好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重大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的通知》(自然資規〔2018〕3號)有關規定辦理。三是用地指標問題,各地要在未使用的建設用地指標中,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優先保障重點建設項目。規劃期內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縣級預留的農村用地專項指標除外)使用完畢,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估結果符合要求,且當地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不能滿足重大項目建設或農村扶貧用地需求的,可向上一級政府申請使用預留建設用地指標。對納入行動計劃的項目開通綠色審批通道、限時辦結,環境容量、林地等指標也要優先向計劃項目傾斜保障。各地各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解決林地使用、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評價、地質災害評價審批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各級政府要及時保障項目推進中的電力、運輸、供水、通信、設備材料等配套供應,妥善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拆遷安置、移民安置等熱點、難點問題。

  (四)加大建設資金保障力度。一是省直各部門要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二是加快中央批準的專項債券發行進度。三是加大信貸支持爭取力度。各地各部門要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則,在不發生變相舉債行為、切實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前提下,加快建立健全融資擔保機制,合規合法用好各項金融支持政策,盡力爭取信貸資金支持項目建設。四是大力引導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國外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對由使用者付費和有運營潛力的項目要優先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五是各級政府在做好債務風險防控的前提下,統籌平衡財力,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從“補建設”和“補運營”兩端發力支持項目建設。

  (五)進一步加大向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開放力度。列入行動計劃內的項目,除國家有約束性要求外,一律向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和國際資本開放,各地各部門不得設立制約性藩籬和障礙。放開投資準入條件,杜絕所有制歧視,允許各類市場主體平等進入“法無禁止”的投資領域,讓生產要素在不同市場主體之間自由流動,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六)持續提升營商環境。全面開展營商環境評價,認真實施《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意見》和《云南省營商環境提升十大行動》,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努力把我省打造成為全國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市場主體獲得感最強的省份之一。建立省級信用中心,全面落實失信聯合懲戒制度,著力解決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省級重點前期項目前期工作領導聯系包抓制度。各州、市對納入“補短板、增動力”的省級重點前期項目要制定詳細工作目標和計劃,分解落實到分管領導和行業主管部門,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由縣級領導掛鉤,總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由州、市領導掛鉤。要明確工作任務、時間節點和進度等,按照“一個重大建設項目、一個領導掛鉤負責包抓、一個行業主管部門牽頭落實、一個工作方案有序推進”的原則,加快推動“補短板、增動力”省級重點前期項目建設,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二)強化協調服務。建立健全重大項目聯合辦公制度和“一事一議”制度。各州、市每季度要組織召開1次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協調會議,對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的立項審批、規劃調整、用地保障、環保審批、政策處理等問題,召集有關部門和項目法人或業主單位,采用會審方式,聯合辦公予以集中解決。對重大前期項目涉及的建設用地、資金、規劃、生態環境、優惠政策等方面的重大問題且本地不能解決的,應會同有關部門“一事一議”,提出意見逐級上報解決,確保項目順利開工建設;省直有關部門要會同各州、市人民政府建立重大前期項目聯動推進機制,以“補短板、增動力”省級重點前期項目及時開工為目標,按照“有限指標保重點”的原則,在土地、林地、環境容量、資金等要素配置上全力支持。

  (三)細化責任落實。省發展改革委要結合宏觀政策和經濟運行情況,加強跟蹤、服務和指導,及時研究提出對策建議、全面掌握推進情況,每季度向省人民政府報告。行動計劃實施責任主體為各州、市人民政府和省級行業主管部門,各州、市人民政府和省級行業主管部門負責本區域、本行業項目的統籌推進,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配合服務,分別對涉及本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和要素保障工作負責,加快辦理各項行政審批手續。項目法人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及時辦理項目有關手續,對項目前期工作、資金落實、招標投標、建設進度、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等全面負責。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