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米vs本菲卡-直播软件-凯尔特人vs勇士g5-湖人打勇士战绩|www.xhswu.com

歡迎登錄315全國信用等級公示系統! 加入收藏 |  設為主頁 |  官方微博
政策法規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

2019-06-19

  遼寧省人民政府文件

  遼政發[2005]21號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根據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健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信用體系”的部署和省委提出的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維護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總體要求,打造“誠信遼寧”,創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推動全省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加快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現就加強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大意義

  社會信用體系是由信用立法、信用交易、信用監管、信用服務、失信懲罰、信用文化與教育多個子體系共同作用、交織形成的社會機制,它以法律法規為依據,以政府信用、企業信用、個人信用為主體,以合法有效的信用信息為基礎,以解決市場參與者的信息不對稱為目的。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可以有效地規范社會信用活動,保障社會和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是我省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構建和諧遼寧的重要內容。現代市場經濟是建立在法制基礎上的信用經濟,加快建立我省社會信用體系,有利于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促進全省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啟動民間資本的步伐;有利于加強銀行信貸監管,促進企業發展,擴大社會消費,防范金融風險;營造良好投資環境,有利于打造“誠信遼寧”形象,擴大對外開放;有利于建立現代市場經濟秩序,培育新的信用文化,維護經濟健康發展。

  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建立市場體系的社會誠信環境,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以政府信用為先導、企業信用為重點、個人信用為基礎、社會中介機構為載體,改善信用體系,構建信用文化,改善信用環境,全面提高信用社會化水平,逐步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政府監管、行業自律、企業內控和社會監督“四位一體”的全省社會信用體系。

  (二)基本原則

  1.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實行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協調各方資源,實現信用共享,規范信用服務,加強信用監管。推動市場化運作,多渠道籌集資金,特許經營、專業服務,促進信用服務行業發展。

  2.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結合實際,周密制定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各項工作,以點帶面,分段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3.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堅持統一設計、聯合建設、重點突破。以政府信用為主導,企業信用為重點,個人信用為基礎,實現快速發展。

  4.同業征信先行,逐步實現聯合征信。以同業征信為重點,充分發揮各地區、部門的作用,利用現有的信用信息網絡,建設全省統一的征信平臺。

  5.統一信用信息技術的標準、規范。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信用信息的共享,與全國信用體系有機結合,并逐步實行國際標準。

  6.法制建設與誠信宣傳教育相結合。堅持立法先行,規范信用體系建設,強化信用監管,懲治失信行為,抓好誠信宣傳教育,提高社會誠信水平。

  (三)總體目標

  到2010年,逐步構建“一個保障、兩大平臺、三大體系”的社會信用體系框架,即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標準及有關法規,為社會信用體系提供法規保障;建立信用基礎平臺,為社會信用體系提供服務與應用的技術支撐;建立信用監管平臺,為信用征集、信用評估、信息查詢、信用公示、信用管理等提供規范的運行機制和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建立政府、企業和個人信用體系。

  三、統籌規劃,分步實施

  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涉及領域廣、建設周期長、技術含量高的系統工程,要長遠規劃、分布實施、梯次推進,采取同業征信、試點先行的辦法率先推進基礎較好、具有示范效應的地區、部門的信用體系建設,進而推進全省工作。省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定《遼寧省社會信用體系總體發展規劃》。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吸收國內外信用體系建設先進經驗,按照省的統一規劃,周密制定本地區社會信用體系發展規劃,統籌安排各項工作。各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協調各縣(區)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推動地區之間的信用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信用資源共享,盡快建成區域性的信用體系,改善地區信用環境。

  四、制定統一標準,加強信用立法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借鑒國內外信用標準化建設先進經驗和成果,盡快研究制定全省征信數據格式、數據庫建設規范和系統技術規范等信用標準體系,為各地區、部門相關信用信息的共享和開放提供統一技術支持實現信用信息的專業化、標準化和市場化。

  加快公共信息開放、征信制度、信用監管、信用擔保、信用評估等方面的立法,重點劃清信用信息公開與保護國家經濟安全,商業秘密、消費者個人隱私的界限,健全失信懲戒機制,使信用服務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規范發展。省政府法制辦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要抓緊做好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的立法工作。

  五、搭建征信平臺,整合信用信息數據資源

  建立遼寧省信用信息數據交換中心,為全省社會信用體系提供統一的信用信息征集平臺和應用的技術支撐,對與信用監管相關的信用信息進行歸集和有序發布。在完成對信用信息數據源部門同業征信的基礎上,各地區及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在征信體系建設前期將相在的信用信息向省信用信息平臺無償傳送并及時更新,實現聯合征信。同時,建立政府特許、具有法寶資格的信用管理平臺,為信用征集、信用評估、信用查詢、信用公示、信用披露、信用管理等提供規范的服務。

  六、加快政府、企業、個人三大信用主體建設

  (一)提升政府信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增強行政行為的公開性和透明度,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提升政府公信度。通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決策的社會咨詢機制,提倡財政誠信、公務透明、依法服務,完善行政監察、問責、投訴等制度,完善并推廣政府采購、價格聽證、信息公示、公開承諾等政務公開制度,加強監察部門、社會企業和廣大人民群眾對行政機關和公務員的監督力度;加強公務員誠信教育,建立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內外監督,改進機關作風,規范公務員行為。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協調省政府辦公廳、監察廳、省政府法制辦、省政府研究室等部門依據法律法規制訂政府信用管理措施。各級政府和各部門要圍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效率開展政府信用建設。

  (二)加強企業信用管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建立對企業經營者定期教育培訓制度,引導、教育各類企業樹立誠信意識、積極創建以講信用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健全企業信用制度。建立綜合的企業信用風險預警、傳遞、管控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健全會計制度、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質量管理、信守合同、依法足額納稅、依法參加社會保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建立企業及企業法寶代表人信用數據庫,通過信用信息網絡平臺向全社會提供企業資信情況實現行業自律,在各行業內部建成相對成體系的信用管理制度;鼓勵各行業協會通過培訓、研討、交流、編輯書刊等方式,宣傳、推廣和普及信用信息知識和企業信用管理理論,提供企業和經營管理人員信用觀念。加強企業信用監管。金融監管部門應指導各金融機構、企業建立新型的“銀企”信用關系;工商部門要積極開展企業“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動和“誠實守信、依法經營”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各級消費者協會要通過誠信維權等措施,開展信得過商品和誠信服務評定工作;中小企業管理部門要加強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信息統計標準化建設,促進中小企業經營活動誠信自律;知識產權部門要積極開展尊重、保護知識產權活動,推動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檢察機關要嚴厲打擊走私、洗錢等犯罪活動,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質監部門要大力推動名牌發展戰略和企業標準化建設工作,積極開展“遼寧省政府質量管理獎”活動,強化企業質量檔案工作,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和計量不實行為,促進企業積極提高產品質量;物價部門要廣泛推行明碼標價制度,繼續開展“價格、計量信得過”活動和價格信用認證工作,培育、樹立一批批誠信企業,增強經營者價格誠信意識,促進價格自律;勞動保障部門要與有關部門配合,在用人單位建立人力資源管理誠信等級評價制度,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商業部門要積極組織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等商業誠信建設活動;環保部門要大力提倡和宣傳“環保誠信”,強化企業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責任,加大對違法排污企業的查處力度;人事部門要建立企業用人信用檔案和誠信等級評價制度,防止虛假招聘、虛假工資福利以及其他欺騙求職者的行為,保障求職者的合法權益,營造公平、公正、和諧的人才交流環境。

  (三)推進個人信用建設逐步建立以個人信用數據收集、使用、披露及個人隱私權的保護為主要內容的個人信用系統。起步階段從企業法人代表、個體工商戶、會計師、評估師、注冊造價師、律師入手,建立個人信用檔案,逐步拓寬覆蓋范圍和領域,初步形成個人信用管理體系框架。遼寧銀監局負責指導金融機構加強個人信用交易信息記錄,人民銀行沈陽分行要利用本系統現有網絡和渠道,完善個人信貸征信系統的建設,做好個人信貸信息的基礎信息儲備,完善銀行自身的內部評級系統,提高信貸風險管理水平。省人事廳以人事檔案為依托,以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農村實用技術人才數據庫以及工資、職稱管理系統為基礎,構建包括個人信用的基本信息、獎懲信息等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開發建設人才誠信檔案系統。

  七、培育信用市場,發展信用交易

  為了促進信用市場的發展,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信用產品和相關服務開展管理工作,在政府采購、項目招投標、資質認定、年審年檢、產權交易以及國債、財政支持項目審批等方面積極使用企業信用報告和評估資料、企業和個人的信用記錄。對上市公司發行股票、企業承包發行債券和已上市公司的信用狀況等,要實行信用強制評估。在畢業生就業、公務員錄用中使用個人信用資料。提倡企業在簽訂合同、合資合作等商業活動中,更多地利用信用服務,降低交易風險,鼓勵企業擴大信用銷售,鼓勵個人信用消費行為,鼓勵金融機構在企業信貸、個人信用卡投放中,積極使用信用信息數據和信用產品,引導各行業擴大信用需求、發展信用交易,擴大信用經濟規模。

  八、發展和完善信用中介服務業

  逐步建立以信用征集、信用咨詢、信用評估、信用擔保、信用保險和商賬追索為主要內容的信用中介服務體系,信用中介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全省統一制定信用中介服務機構和企業資質認證標準,界定特許經營機構的責任和義務,保證基本信用信息采集準確性、權威性。各地區在信用中介服務機構運營、管理等環節上,要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商業化運作,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效率。要對信用中介服務機構強化日常監管,規范中介機構行為。明確信用征集使用的權利、義務及信用信息失真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提高公信力,保護企業和個人的合法權益。對蓄意、合謀出具虛假驗資報告、評估報告、審計報告、質量認證等的中介機構,要堅決查處,并取消其執業資格;對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九、建立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機制

  各市政府要運用激勵和懲戒手段,對企業和個人信用行為進行引導和規范。各有關部門要結合整頓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對失信行為給予信息披露、限制消費、限制市場準入、降低信用等級等行政處罰和經濟制裁,特別嚴重的,要追究失信者法律責任。支持金融機構依法維護金融債權,嚴厲打擊金融欺詐、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的行為。要充分發揮法律和市場對失信行為的雙重懲罰機制,使全社會逐步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損的良好社會氛圍。

  十、加大對信用體系建設的扶持力度

  在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起步階段,要充分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特別是信用數據庫等公共基礎項目,屬公共財政支出范圍的,各級政府要積極投資建設,逐步納入財政預算統籌安排。對信用征信等服務機構的建立,應給予適當的資金支持。信用體系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涉及的行政性收費應予以適當減免,在土地使用、工商登記、運營性資產購置等方面給予優惠照顧。對涉及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大局的各重點城市和重點部門的基礎信息平臺和重點征信機構的征信平臺建設,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

  十一、加強誠信宣傳與教育,培養信用管理人才

  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結合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深入地開展信用道德教育。省精神文明辦、教育廳、人事廳、廣電局、新聞出版局、總工會等部門要積極配合,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誠信建設輿論宣傳、職業道德教育、普法教育和信用管理基礎知識普及活動,強化廣大公民的信用意識和遵紀守法觀念,形成人人關心、支持信用建設的人文環境,樹立“誠信遼寧”形象。加強對信用管理人才的培養,強化對信用專業人才的管理。省人事廳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信用專業人員資格認證考試與管理辦法。條件成熟時,在我省高校中開設信用管理專業,為全省信用管理建設培養高層次的專業人才。

  十二、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為加強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領導,省政府成立遼寧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發展改革委。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把這項工作納入目標責任制,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制定工作方案,確保這項工作健康、有效地開展。

  二ΟΟ五年八月二十一日

  附件:遼寧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許衛國

  常務副省長

  副組長:陳建安 省政府副秘書長

  仲躋權 省發展改革委主任

  成 員:王明星 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

  胡建陽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楊錫懷 省經委副主任

  何曉淳 省教育廳副廳長

  劉曉東 省科技廳副廳長

  魯鴻明 省公安廳副廳長

  霍文忠 省民政廳副廳長

  趙東巖 省司法廳副廳長

  閆 偉 省財政廳副廳長

  陳守力 省人事廳副廳長

  馬祥圖 省編委辦副主任

  金國生 省監察廳副廳長

  溫雪瓊 省勞動保障廳副廳長

  焉錦林 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

  周宏煜 省建設廳副廳長

  李雁鵬 省交通廳副廳長

  陳汝義 省信息產業廳廳長助理

  單成繁 省中小企業廳副廳長

  李忠國 省農委副主任

  王桂芬 省外經貿廳副廳長

  喬 軍 省商業廳副廳長

  劉文艷 省文化廳副廳長

  梁東明 省衛生廳副廳長

  毛 澤 省審計廳副廳長

  劉開勇 省國資委副主任

  張玉文 省地稅局局長

  王福全 省工商局副局長

  于文禮 省環保局副局長

  陳弘士 省質監局副局長

  許 波 省廣電局副局長

  方德林 省新聞出版局紀檢組長

  馬艷競 省統計局副局長

  張樹森 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

  高鳳龍 省政府法制辦主任助理

  馬洪君 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呂廉生 省物價局局長

  王新權 省政府金融辦副主任

  胡嘉祿 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

  吳新聯 省國稅局局長

  陳竹秋 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

  于嘉云 省煙草專賣局副局長

  肖亞農 沈陽海關關長

  孫慶發 大連海關副關長

  閆 力 人民銀行沈陽分行副行長

  高忠林 遼寧銀監局副局長

  楊叔競 遼寧證監局副局長

  張廣增 遼寧保監局副局長

  陳 英 省法院副院長

  趙建偉 省檢察院副檢察長

  張仁地 省精神文明辦主任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