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米vs本菲卡-直播软件-凯尔特人vs勇士g5-湖人打勇士战绩|www.xhswu.com

歡迎登錄315全國信用等級公示系統! 加入收藏 |  設為主頁 |  官方微博
政策法規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

2019-06-18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

  (豫政 〔2006〕28號)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建設“信用河南”,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特就加強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以信用制度建設,形成以政府信用建設為主導、企業信用建設為重點、個人信用建設為基礎、以培育市場化運作的現代信用中介服務機構為支撐的社會信用體系,不斷提高社會信用水平,樹立“信用河南”的良好形象,為實現中原崛起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2.基本原則。政府推動,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推動作用,著力搞好營造信用建設環境、培育信用市場需求、加強監督管理和提供服務的工作,積極組織動員企業和公民參與,堅持市場化運作。統籌規劃,制訂標準,分工協作。在政府統一領導下,堅持規劃先行,各部門分工協作,制訂統一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目錄、共享交換標準和信用評價體系,規范信用信息采集、披露和使用等行為。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積極推進。以企業信用建設為重點,以個人信用建設為基礎,以征信體系建設為關鍵,先易后難、循序漸進。

  3.主要目標。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建立起信用信息技術支撐體系、信用服務行業監管體系和失信懲戒機制,信用政策體系建設和信用服務市場體系建設取得較大進展,全省人民誠實守信的道德水準、企業的信用管理水平和政府的公信力明顯提高,社會失信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好轉,“講信用、守信用”的社會氛圍初步形成,覆蓋全省經濟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社會信用體系的總體框架和運行機制基本建成。

  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任務

  4.加強政府信用建設。政府信用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先導。要按照“決策科學、運行高效、監督有力、服務周到、言行一致”的標準,創建服務型政府,樹立政府的良好信用形象。加強政府決策信用建設,以加強政府法治建設為中心,探索建立科學、民主、規范的決策機制,解決政出多門、政策多變和政策不透明、不規范問題,確保政府決策合乎民情、體現民意、符合規律,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度;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加強政府執行信用建設,加快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管理方式,解決好行政中的職責交叉、多頭執法、執法不力、執法不公等問題,提高政府履行職能的公正性、公開性和效率;加強政府監督信用建設,完善各種行政監督制度,形成監督合力,保障嚴格依法行政。堅持信賴保護原則,制定因政府失信給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有關救濟和補償制度;加強政府服務信用建設,增強服務意識,通過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門服務承諾制度,認真落實各項社會承諾措施,做到言而有信,實現“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加強政府商務信用建設,政府以民事主體參加社會經濟活動時,必須嚴格遵守信用原則,如政府采購、政府擔保、政府信貸等;推行“責任行政”,逐步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用法定責任規范政府行政權力的運作;研究制訂政務信息公開的管理辦法,明確政務信息公開程序和方法,發布政務信息公開目錄,依法公開政務信息。

  5.加強企業信用建設。搞好企業信用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點。要研究制訂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方案。采用先進的企業信用管理技術系統,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經濟戶口”為依托,加強對納入企業信用信息系統的成員單位現有信用記錄的歸集與管理,有效整合各類企業信用信息,如基本信息、產品質量、合約履行、信貸賒欠、財務核算、繳納稅金、勞動保障等方面的信用狀況,逐步擴大企業信用信息系統的數據范圍,完善企業信用信息系統,促進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對社會信用服務中介機構有序開放,共享企業信用基礎數據。企業要從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入手,按照促進誠信、規避風險的需要,增強信用意識,自覺依法經營,加快建立企業信用自律機制和信用風險防范機制,對生產經營決策進行信用風險評估;金融領域要加快信用制度建設,建立同業信用信息查詢系統,對失信行為進行聯防,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鑒證類中介服務機構要建立內部信用管理制度,加強信用自律,增強執業的獨立性和公證性。

  6.加強個人信用建設。個人信用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以人民銀行個人信用基礎信息和相關政務信息為支撐,加強政府與銀行間的溝通與協調,依法整合行政管理機關、金融機構、公共服務機構等有關單位的個人信用信息,如基本信息、從業經歷、消費信貸、納稅情況、社會保障、公共事業費用繳納和違規違約記錄等,建立個人信用基礎信息共享機制,依法為政府部門、銀行信用信息交換提供目錄和數據交換服務,為銀行建設個人信貸系統和征信服務中介機構建設個人信用聯合征信系統創造有利條件;相關部門通過專用網絡對有關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進行訪問,實現分級分類信息共享;結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貫徹實施,制訂公民誠實守信行為守則,規范公民行為,強化誠實守信觀念,營造自我約束和相互監督的良好氛圍;加強青少年信用教育,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同時,逐步在大、中學校開設信用教育課程。

  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保障措施

  7.建立和完善地方性法規體系,提供法律保障。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按照信息開放共享、破除壟斷封鎖、有利于公共服務、信息安全和監管的原則,參考外地經驗,結合我省實際,建立和完善有關信用信息征集、披露、評估、使用、互聯互通等信用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8.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平臺,提供信用信息技術支撐。研究制訂企業和個人信用標準體系,盡快統一信用主體標志、信用信息分類及編碼、信用評價指標、信用信息格式、信用報告文本和征信數據庫建設規范等,為實現部門、地區和企業的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創造條件。加快整合社會信用信息資源。根據統一標準,規范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建設,依法推動整合工商行政管理、稅務、海關、商務、交通、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藥品監管、環保、勞動保障、人事、公安、仲裁和金融監管等部門以及金融機構、公共服務機構掌握的企業和個人信用數據資料,逐步納入全省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和個人信用基礎信息共享系統。進一步加大信用信息的開放力度。在確保國家安全、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實現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公共服務機構掌握的信用信息依法公開或共享,支持社會信用服務企業低成本、高效率地獲得信用基礎信息,規范信用信息的采集方式、范圍以及涉及個人隱私和企業秘密信息的處理,明確信用信息披露和使用的權利義務以及信用信息失真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逐步形成以政府部門為主體的政務信息披露系統和以信用服務中介機構為主體的市場信用服務系統,逐步實現信用信息管理的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

  9.加強行業信用管理,完善行業信用監管體系。各有關主管部門作為本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責任主體,要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完善本行業信用監督管理系統。廣泛收集和及時處理監管對象身份和經營行為的信用信息,建立和規范行業或部門內部共享的數據庫;建立行業信用等級分類管理制度,結合部門特點和管理要求,依據監管對象的信用狀況,實行分類管理;建立行業信用信息公開制度,保證各類信用信息及時記錄,依法向其他執法部門和信用服務中介機構開放在執法和履行公務過程中收集或產生的有關信用信息,實現信用基礎信息共享;加強對行業信用信息公開的監督管理工作,加大對信用信息錄入、披露、數據更新的監督考核力度。

  10.建立和完善信用監管平臺,懲戒失信行為,鼓勵守信行為。建立信用行業監管制度,制訂有關信用行業的準入制度,強化征信機構從業人員的資質管理,加強對信用中介機構的日常監管;健全失信懲戒機制,對于失信行為,通過行政性懲戒、司法性懲戒、市場性懲戒以及通過信用信息的廣泛傳播形成社會性懲戒,形成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被動”的失信聯防機制;完善守信受益機制,對于信用記錄良好的個人或企業,政府有關部門在市場監管、政府采購、稅費繳納等方面給予政策性鼓勵,金融、商業和社會服務機構可在授信額度、付款方式等金融服務和有關社會服務方面給予優惠或便利;建立信用修復機制,對于信用記錄出現瑕疵的企業和個人,允許其在有關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的幫助下,通過實施主動糾正違法失信行為等措施,恢復企業信用或個人信用,通過規定的考核和評價后,獲準提前解除失信行為公示和市場禁入等限制。

  11.大力培育現代信用服務業,支持組建信用服務行業協會。按照“市場運作、專業服務”的思路,支持和鼓勵信用服務中介機構建設聯合征信系統,發展以信用調查、信用評估、信用擔保、信用管理咨詢、商賬催收等為主要業務的信用服務業;引導和鼓勵信用服務企業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建立完整科學的信用調查和評價體系,增強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市場創新能力,對信用信息進行深度開發,努力提供有特色、多樣化、高質量的信用產品;鼓勵信用專業人才創辦信用服務中介機構,在工商登記、稅費繳納等方面為信用中介服務機構做好配套服務,培育和發展一批具備較高執業水平和道德水準,獨立、公正、高效的信用中介服務機構和信用評估咨詢人員;按照自愿參加的原則,支持信用服務中介機構成立信用服務行業協會,制訂行業服務標準和工作規范,設計信用服務指標體系,按期做好行業統計及數據發布工作。積極發揮行業協會溝通協調、咨詢服務、行業自律和維護權益等方面的作用,引導社會對信用服務中介及信用產品的認同,進一步提高信用服務行業的公信力和社會影響力。

  12.積極培育信用市場需求,倡導使用信用產品。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在科學劃分企業信用等級的基礎上,及時發布經過科學認證的企業信用信息,擴大信用評級、信用報告等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圍,可率先在政府采購、土地交易、政府投資建設項目招投標、政府投資補助或貼息項目的選擇、人才聘用等事項辦理中使用信用產品,在登記注冊、行政事務審批、日常監管、資質認定管理及周期性檢驗和評級評優等工作中逐步推廣使用信用產品;鼓勵銀行和商業機構在與企業或個人發生信用交易、信用消費、信用擔保、商業賒銷和租賃等業務時,按照授權和規范流程,通過信用信息查詢系統,查詢當事人的信用報告或要求當事人提供信用報告;鼓勵銀行和商業機構降低信用消費門檻,開發信用交易產品,擴大信用卡發放、個人支票賬戶的開設和使用規模,做好金融延伸服務,制定優惠政策和有效措施,引導公民和企業用支票或刷卡消費。

  13.倡導信用理念,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各有關部門要繼續堅持行之有效的信用教育和宣傳工作,廣泛利用媒體、教育、文藝等多種形式,開展誠實守信教育,使全社會更加關注、關心、支持信用建設工作,使信用觀念、信用意識、信用道德深入人心,構建誠實守信的社會信用環境,樹立“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社會風氣,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

  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組織領導

  14.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覆蓋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和緊迫的重要任務。為加強領導,由省政府領導同志牽頭,建立河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指導協調機制,省政府有關部門、省級金融機構等單位參加。辦公室設在省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規劃、綜合、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各級政府、各部門要分工協作,落實責任,各司其職,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統一部署,加強領導,精心規劃,統籌安排,切實做到管理機構落實、工作方案落實、組織實施落實。

  15.積極試點,重點突破。選擇鄭州、焦作、許昌和漯河4個市進行區域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試點,由4個省轄市政府負責組織實施;選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系統進行行業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試點,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組織實施。各試點單位要切實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分管領導和具體負責單位,盡快制定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