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米vs本菲卡-直播软件-凯尔特人vs勇士g5-湖人打勇士战绩|www.xhswu.com

歡迎登錄315全國信用等級公示系統! 加入收藏 |  設為主頁 |  官方微博
政策法規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海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十三五”規劃》

2018-11-12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十三五期間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部署,加快推進海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根據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國務院發布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總體要求,結合海南省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現狀和形勢要求

  (一)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下,在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海南省將社會信用體系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工程來抓,大力推進“誠信海南”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

  組織推進機制不斷強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設立了海南省信用管理辦公室,建立了海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

  信用管理制度逐步建立。2014年10月省政府印發了《海南省企業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暫行辦法》,2015年9月印發了《關于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實施意見》,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信息系統建設穩步推進。建立了省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省政府信用信息系統,開通了“誠信海南”網和省政府信用信息公示網,向社會公眾提供了信用信息的查詢窗口。

  聯合獎懲工作不斷深入。海南省各有關部門按照《海南省企業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探索和嘗試,陸續出臺了相關的聯合獎懲措施,加大了失信懲戒力度。

  總體而言,海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處于構建基礎、探索發展的階段,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難點,例如:市縣政府組織體系不健全、平臺建設滯后、信用信息共享不充分、行業發展不均衡、信用市場不健康、獎懲機制不完善等一系列問題,履約踐諾、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尚未真正形成,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二)形勢要求。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建立健全社會征信體系,褒揚誠信,懲戒失信。201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及其任務分工就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行了工作部署,明確提出建設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2014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正式發布,就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信用信息系統建設提出了總體的規劃和方案。2015年,《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均明確指出,社會信用體系是推動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實施重大改革措施、加強和改進市場監管、提高為市場主體服務水平和重塑創新體系的重要支撐。因此現階段海南省應加快建設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現代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建設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是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改善市場信用環境、降低交易成本、防范經濟風險的重要舉措,是減少政府對經濟的行政干預、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迫切要求。

  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擴大內需、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前提,是完善科學發展機制的迫切要求。

  促進社會轉型。利益主體更加多元化,各種社會矛盾凸顯,社會組織形式及管理方式也在發生深刻變化。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增強社會誠信、促進社會互信、減少社會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

  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經濟全球化使我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交流更加密切。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是深化國際合作與交往,樹立國際品牌和聲譽,降低對外交易成本,提升國家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必要條件,是推動建立客觀、公正、合理、平衡的國際信用評級體系,適應全球化新形勢,駕馭全球化新格局的迫切要求。

  當前,全省正面臨國際旅游島建設第二次重大歷史性機遇,經濟和社會發展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國際旅游島建設為總目標,以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為主要內容,建立與國際旅游島建設相適應的、覆蓋全社會的信用體系成為迫切要求。

  二、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的規劃部署,圍繞國際旅游島建設和海南省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結合旅游、農業、醫療、金融等12個重點產業,全面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以信用制度建設為核心,以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為支撐,以市場化運作的征信體系構建為關鍵,不斷完善適應省情、體現海南特色、覆蓋經濟社會各個方面的信用體系,促進“誠信海南”建設,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和誠信水平,營造誠實守信的經濟社會環境,為實現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國際旅游島、建設美麗海南“三大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政府推動,市場引導。充分發揮各級政府部門在信用體系建設中的組織推動和示范帶動作用,強化頂層設計,加強統籌協調,健全社會信用管理的體制機制。注重運用市場化手段和方式,尤其要強化信用服務機構的監督服務功能,優化資源配置,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形成信用體系建設合力。

  統籌規劃,重點突破。按照國家部署,結合海南實際,統籌規劃,明確總體思路、目標和實施步驟。圍繞發展需要,選擇重點領域和典型地區率先開展信用建設,抓住關鍵環節,形成工作示范,有序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健全法制,規范發展。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各項工作,既要進一步加強信用立法、完善規章制度、健全標準規范,做到有法可依;又要促進各項政策法規的全面貫徹落實,做到有法必依,不斷提升信用體系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水平,尤其要妥善處理好信用信息征集使用與維護國家信息安全、保護信用主體合法權益的關系。

  強化應用,注重實效。全面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系,加快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工作機構和社會信用服務機構互為補充、信用信息基礎服務和增值服務相輔相成的信用服務體系,加強信用信息資源整合和價值挖掘,加強信用服務創新和產品供給,大力培育和發展信用服務市場,大力推進信用信息和信用服務產品在政府管理和各類經濟社會活動中的廣泛應用,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推動形成規范有序、公平誠信的市場秩序和社會環境。

  (三)建設目標。

  力爭到“十三五”末,基本建成符合國家總體要求、與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體制完善、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與運行機制,形成一整套支撐“誠信海南”建設的信用法規制度和標準規范體系,建成覆蓋全省所有法人和自然人的信用信息系統,實現信用信息的全面歸集和安全共享,推動信用報告和信用記錄在經濟社會各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全面發揮作用,重點領域失信問題顯著減少,信用服務市場規范發展,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全面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信用環境明顯改善,經濟社會秩序顯著好轉,誠實守信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

  ——信用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以地方綜合性信用立法建設為重點,以細化獎懲制度為核心,結合保障信用信息安全和保護信用主體合法權益,努力形成較為完善的信用法規制度體系。

  ——信用信息全面共享基本實現。完善省級和市縣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發揮省級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樞紐作用,縱向與國家及各市縣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互聯互通,橫向與省級行業信用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全面推進各級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相關組織與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依法加強社會信用信息資源整合,基本形成覆蓋全省、社會共享的信用信息大數據資源。

  ——社會信用體系運行機制發揮作用。加快推進信用建設重點工程建設,建成與海南省經濟、社會、區域發展特點有效結合的14項重點工程,有效推動依法治省、海洋強省戰略的實施。各重點領域信用管理與獎懲制度全面建立,社會信用意識普遍增強,失信聯合懲戒和守信聯合激勵的社會管理機制基本形成,重點領域違法失信案件發生率明顯下降,市場和社會滿意度大幅提高。

  ——信用服務形成區域特色。信用信息和信用服務產品在經濟社會活動中得到廣泛應用,將社會信用理念貫穿到海南地方發展、改革創新、重點產業建設、區域協調發展、對外開放等工作中,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信用服務體系。

  三、深入推進重點領域誠信建設

  (一)加快推進政務誠信建設。

  政務誠信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深入推進政務誠信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先導。各類政務行為主體的誠信水平,對其他社會主體誠信建設發揮著重要的表率和導向作用。各級各部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加強政府誠信建設,提升政府公信力。

  1.堅持依法執政。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完善政府民主決策機制,提高決策透明度,進一步推廣重大決策事項公示和聽證制度,拓寬公眾參與政府決策的渠道。各級各部門發布權力清單,規范權力運行,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約束和監督,實現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制約協調,提升政府公信力,樹立政府公開、公平、清廉的誠信形象。

  2.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強化信息平臺建設,在保護國家信息安全、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依法公開在行政管理中產生的信用信息,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各市縣、各部門要細化、公開本單位政府信用信息目錄和公開范圍,進一步明確政府信用信息公開重點工作,按照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內部互通共享進行分類管理。堅持“嚴格依法、全面真實、及時便民”的原則,切實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及時披露重大突發事件和群眾關注熱點問題,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3.突出政府誠信建設示范作用。要在提高政策執行力、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部門工作協調配合、減少行政自由裁量權等方面,樹立政府的誠信施政形象,帶動全社會誠信意識的樹立和誠信水平的提高。在行政許可、政府采購、招標投標、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科研管理、公務員考錄、干部選拔任用與監督管理、安排政府扶持資金等管理事項中,優先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產品。

  4.加快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建設。把政務履約和守諾服務納入政府績效評價體系,把發展規劃和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落實情況以及為百姓辦實事的踐諾情況作為評價政府誠信水平的重要內容。積極營造公平競爭、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不得實施地方保護主義措施,不得包庇縱容行政區域內社會主體的違法違規和失信行為。支持統計部門依法統計、真實統計,對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和簽訂的各類合同要認真履約和兌現,政府舉債要依法依規、規模適度、風險可控、程序透明,政府收支必須強化預算約束,提高透明度。

  5.構建政務誠信政策傳導和獎罰機制。加強大政方針、時事新聞及政務信用體系建設動態的宣傳報道力度,擴寬政策信息傳導平臺,提高群眾思想認識,以正確的誠信理念引導群眾的行為,通過改變意識形態來調整公眾的核心價值觀。加強對守信主體的獎勵和激勵,對失信主體的約束和懲戒,營造誠信環境,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使失信行為寸步難行。

  6.加強公務員信用管理和誠信教育。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將公務員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廉政記錄、年度考核結果、相關違法違紀違約行為等信用信息作為干部考核、任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強化公務員誠信守法和道德教育,加強法律知識和信用知識培訓,增強公務員法律和誠信意識,建立一支守法守信、高效廉潔的公務員隊伍。

  7.關注社情民意新動態。從政務服務大廳評價系統中獲取政務評價信息,了解公眾對政府服務的滿意度,為構建服務型政府找準基石。通過政府輿情部門和平臺大數據監測,搜集媒體對政府的正面或負面報道,加強網絡信息引導和管理,規范公眾輿論參與,提升政府網絡執政能力。大力推進“陽光信訪”,提高信訪舉報工作透明度,切實保障群眾合法權益。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