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米vs本菲卡-直播软件-凯尔特人vs勇士g5-湖人打勇士战绩|www.xhswu.com

歡迎登錄315全國信用等級公示系統! 加入收藏 |  設為主頁 |  官方微博
信用動態 當前位置:首頁 > 信用動態
特別策劃:喚醒“信”資本

2020-04-22

      小微活,就業旺,經濟興,做好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責任重大。深入開展“信易貸”工作,是落實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做好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促進實體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的重要舉措。為紓解我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各級政府、銀行、保險、信用服務機構等協同合作,通過搭建平臺、共享信息、建立“敢貸、愿貸、能貸”長效機制等,喚醒中小企業信用資本,著力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中小微企業融資可獲得性日漸提高,企業、銀行、政府共贏的局面逐步擴大。

  ——題記

 

  2020年伊始,不少企業摩拳擦掌開始新一年的業務計劃,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卻打亂了他們的腳步。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業務幾乎陷入停擺狀態,這個冬天仿佛比往年來的更加寒冷。萬千民營企業,不論是生產經營停滯,轉產防疫物資,還是在原有基礎上擴大產能,對資金的需求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

  “真是雪中送炭!有了這筆貸款,企業新購入的設備就能投入生產了!”今年2月,浙江省湖州匯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收到湖州銀行南潯支行75萬元低息流動資金貸款后,激動萬分:“現在原材料采購需要現款,有了這筆流動資金,能減輕我們不少壓力。”

  得益于湖州銀行推出的“抗疫貸”系列信貸產品,湖州這家專門生產醫用防護服面料的企業緊急新增一套脫脂牽伸設備,投產后日產能由原來的1.5萬米提高到2.6萬米,可制造6500套醫用防護服。“之前企業的資金不足以支撐產能擴大,這下資金到位,我們新購入的設備也有了用武之地。”

  中小企業活,則中國經濟活。面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要優先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甚至融不到資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已占據我國經濟的大半壁江山,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融資需求也日益增大。但是他們普遍缺少可抵押資產,也難以承受高額的擔保費用,融資難、融資貴成為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攔路虎。“充分挖掘企業信用信息價值,大力推動企業信用資產變現,是解決這一難題的一劑良方。”在2019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

  為紓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各級政府、銀行、保險、信用服務機構等協同合作,通過搭建平臺、共享信息、建立“敢貸、愿貸、能貸”長效機制等,喚醒中小企業信用資本,著力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中小微企業融資可獲得性日漸提高。

  信用、信息“兩缺”

  中小企業難越的“高山”

  作為經濟的“毛細血管”,中小企業不僅是推動經濟發展的生力軍、促進就業的主渠道,更是經濟新動能培育的重要源泉。總的來看,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亮眼數據的背后,民營經濟的發展也面臨不少辛酸。對于現階段的困難,有民營企業家形象地稱為“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其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是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和切膚之痛,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據2019年中國供應鏈金融高峰論壇上公布的工信部數據調查報告顯示,33%的中型企業、39%的小型企業和41%的微型企業融資得不到滿足。資金是一個企業的“生命線”,人才、設備、研發投入、技術創新,無不需要充沛的資金支撐,如何進一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充分激發中小企業活力,進而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受到經濟社會廣泛關注。

  傳統金融的本質是信任,然而小微企業普遍面臨信息、信用的“兩缺”現狀,也就導致了銀行難以準確評估其風險,由此帶來的信息不對稱成為中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深層次原因。

  “融資難,難在無抵押貸款;融資繁,繁在信用評級手續;融資貴,貴在貸款鏈條長。”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凌認為,小微企業融資“一難二繁生三貴”,只要不推倒“多米諾骨牌第一張”,連鎖效應就會繼續。

  若想拿走造成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多米諾骨牌”,首先需要厘清小微企業的特點和在融資方面的弱勢。

  小微企業相較于大型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外資企業,具有資產規模較小、固定資產少、抵押物不足,以及抗風險能力差、財務制度不健全、缺乏擔保等與生俱來的特點。有業內人士分析,小微企業風險主要表現為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在生命周期方面,存在初創風險。當一個企業新成立,處于小微企業階段時,平均存活時間較短。二是在組織管理方面,存在控制人風險。小微企業的企業治理能力和機制相對較弱,實際控制人自身的行為對企業風險影響較大。三是在資產狀況方面,存在資信風險。小微企業資產以輕資產為主,賬面價值與變現價值存在較大差別,比如,對于創新型企業來說,知識產權對企業自身來說價值非凡,但變現渠道較少,變現價值難以估計。四是在產業鏈方面,存在行業風險。小微企業多處于產業鏈末端,受經濟波動、結構調整沖擊較大。五是在現金流方面,存在回款風險。小微企業資金鏈條普遍緊張,短債長用,交易對手拖欠賬款嚴重對小微企業現金流影響較大。

  重慶仁真建材有限公司受疫情影響,幾個月的停產讓公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憑借納稅信用B級申請到的70萬元貸款,讓這家公司緩了一口氣。

  “貸款資金10分鐘就到位了,有了資金,我們就可以著手準備復工復產了。”重慶仁真建材有限公司會計蔣遠春介紹,2月底,公司以B級納稅信用等級申請了70萬“云稅貸”無抵押信用貸款,10分鐘就完成了貸款申報、審批及放款流程,隨后工人陸續檢修設備,加足馬力復工復產。

  70萬元、10分鐘到賬,從重慶仁真建材有限公司這次的無抵押信用貸款經歷中不難看出,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多呈現“短、小、頻、急”的特點,融資期限短,額度小,還款和貸款的頻率高,融資需求急。

  小微企業與銀行是借貸雙方,處于供需兩端。從銀行業金融機構一端看,在傳統信貸模式下,一些大銀行面對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存在“不敢貸、不愿貸、不能貸”的問題;而中小銀行發展不充分,難以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多信貸渠道。對民企或小微企業的授信難點在于企業經營信息的不透明、不完善,企業資本金不足,信用狀況不理想及難以把握,很多小微企業缺少獲得融資應有的信息、押品、信用和擔保,其自身的風險狀況及風險水平阻礙了銀行信貸資源的順暢配置。同時銀行也相對欠缺服務民企、小微企業的信貸管理和風險控制機制。因此銀行在服務客戶信貸需求上出現了重國企、輕民企,壘大戶、疏小微的傾向,對民企和小微企業“懼貸、難貸、惜貸”現象隨之出現。

  除了內部的風險控制,外部監管也是導致很多銀行對于民企抱有謹慎態度的原因之一。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認為,銀行不敢貸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監管政策偏緊偏嚴,這導致當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暢。商業銀行始終面臨資本、監管指標、內部風控以及問責機制等指標的重重約束,這顯然不利于打通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的渠道,不利于激發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的內生動力,使之存在不愿貸、不敢貸問題。

  “2018年,公司出口巴基斯坦的新產品獲得訂單5000臺,但時間緊、任務重、流動資金不足,好在公司加入了偃師農商銀行‘信用聯盟’,銀行及時給予了資金支持,保證了如期交貨。”去年,對于正處于轉型發展關鍵時期的河南洛陽大河新能源車輛有限公司來說,“信用”引來了金融“活水”,董事長張建偉對加入“信用聯盟”后的收獲贊不絕口。

  “經濟似田,金融似水,信用似渠。水再多、田再旱,沒有渠,水流不到田里。”人民銀行洛陽市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形象地說。自2017年以來,人民銀行洛陽市中心支行通過建立信用評價、企業增信等機制,篩選出信用良好的小微企業,引導金融機構批量授信。同時,創新引入了信用聯盟機制,對市場前景好、產品質量好、經營管理好、社會信譽好的企業和產業納入“信用聯盟”進行整體授信。

  人民銀行洛陽市中心支行的實踐只是構建信用體系,實現信用與信貸互促相長的一個縮影。針對小微企業因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融資受阻或高額交易成本問題,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建議,亟須完善中小微企業的征信和擔保體系建設,發展第三方征信、信用評級等機構,降低金融機構獲取小微企業信用信息成本。

  凸顯信用擔當

  打通民營經濟“毛細血管”

  “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優先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甚至融不到資問題,同時逐步降低融資成本。”2018年11月1日,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針對如何幫助民營企業跨越融資的高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要改革和完善金融機構監管考核和內部激勵機制,把銀行業績考核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掛鉤,解決不敢貸、不愿貸的問題。

  “穩”是2020年經濟工作的主線,穩中小企業則是穩經濟的重要抓手。民營經濟支撐起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既是給民營企業“輸血”,也是為經濟發展助力。

  “引導金融機構提高信用貸款、續貸和中長期貸款比重,推動新增貸款更多支持首次獲得貸款的中小微企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24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鼓勵大企業、頭部企業運用獲得的融資,以預付款等形式向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支付現金,帶動共同發展。

  截至《中國信用》雜志記者發稿,2020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已9次談及通過多個角度解決緩解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融資難問題。2019年,則在國務院常務會上14次談及小微企業,其中10次都涉及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屢次強調要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實際利率、加大金融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明年實現普惠小微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再降0.5個百分點,貸款增速繼續高于各項貸款增速,其中5家國有大型銀行普惠小微貸款增速不低于20%。”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12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上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提出了明確目標。

  其實早在2017年修訂的《中小企業促進法》,就將“融資促進”單設一章,并且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中小企業政策性信用擔保體系,鼓勵各類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信用擔保。國家推動保險機構開展中小企業貸款保證保險和信用保險業務,開發適應中小企業分散風險、補償損失需求的保險產品。國家支持征信機構發展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征信產品和服務,依法向政府有關部門、公用事業單位和商業機構采集信息。2019年上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中小企業促進法》實施情況開展全國范圍執法檢查,執法檢查的重點之一就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近期,多次重要會議頻頻發聲,從信用角度切入,紓困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足見中央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

  2020年1月7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一次會議,會議研究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部署相關工作。開年首次會議緣何聚焦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新的一年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將在哪些方面發力?引起市場普遍關注。在繼續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方面,會議提出,要加快涉企信用信息平臺建設,拓寬優質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面臨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加快構建多渠道共享的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在人民銀行征信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中小微企業注冊登記、生產經營、納稅繳費、環保法務等非金融信息。

  在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看來,繼續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有助于中小企業增信,與銀行共擔風險。而加快涉企信用信息平臺建設,有利于提高中小企業信息透明度,解決中小企業信用缺失問題。

  2019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提出,從戰略高度抓緊抓好信息服務平臺建設。依法開放相關信息資源,在確保信息安全前提下,推動數據共享。地方政府依托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抓緊構建完善金融、稅務、市場監管、社保、海關、司法等大數據服務平臺,實現跨層級跨部門跨地域互聯互通。健全優化金融機構與民營企業信息對接機制,實現資金供需雙方線上高效對接,讓信息“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發展各類信用服務機構,鼓勵信用服務產品開發和創新。支持征信機構、信用評級機構利用公共信息為民營企業提供信用產品及服務。加大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力度。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推薦數據共享有助于利用大數據手段,對小微企業的信用情況進行綜合評判,進行多維度畫像,不但可以緩解銀行機構擔心小微企業“跑路”的擔憂,也能更好地提供信貸產品,提供不用抵押擔保的產品,意義重大。

  兩個月后,2019年4月,中辦、國辦在印發的《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再次強調,高度重視中小企業面臨的生產成本上升、融資難融資貴、創新發展能力不足等問題,并從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等7個方面,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市場普遍關注的信用信息共享,《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進一步完善小微企業名錄,積極推進銀商合作。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小微企業名錄,建立完善小微企業數據庫。依托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開發“信易貸”,與商業銀行共享注冊登記、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黑名單”以及納稅、社保、水電煤氣、倉儲物流等信息,改善銀企信息不對稱,提高信用狀況良好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分和貸款可得性。

  圍繞健全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民營企業體系,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深化聯合授信試點,鼓勵銀行與民營企業構建中長期銀企關系。健全授信盡職免責機制,在內部績效考核制度中落實對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的監管政策。強化考核激勵,合理增加信用貸款,鼓勵銀行提前主動對接企業續貸需求,進一步降低民營和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從最開始創業對融資政策一竅不通,到現在每出一個新文件都會關注,對照我們公司是否符合政策傾斜條件,在融資方面自然多了很多路。”程先生2017年在同濟大學畢業后便和同學聯手扎根在上海創業。3年來,程先生對于資金推動公司成長發展的重要性深有體會,“在日常經營中會特別重視信用的積累,通過研究這兩年的政策,我發現好信用可以帶來越來越多融資、審批等多方面的便利,是大趨勢。”

  對于守信企業來說,信用在關鍵時刻釋放的融資紅利逐漸明晰。為進一步發揮改革試驗的示范帶動作用,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廣第三批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將在全國或8個改革試驗區域內推廣第三批20項改革舉措,其中就包括,針對政銀保聯動授信擔保提供科技型中小企業長期集合信貸機制;建立銀行跟貸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風險緩釋資金池;建立基于大數據分析的“銀行+征信+擔保”的中小企業信用貸款新模式;建立以企業創新能力為核心指標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評價體系;銀行與企業風險共擔的儀器設備信用貸。

  多部門協同發力

  助力中小微企業“強筋壯骨”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接連出臺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和行動,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有所緩解。

  從數據上看,有媒體根據六家國有銀行年報計算,六大行去年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合計32,570.13億元,較2018年末增長45%。從貸款利率來看,多家銀行小微客戶綜合融資成本較上年下降超1個百分點。相較于去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提出的量化指標,即2019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國有大行整體超額完成目標。

  在國家部委層面,各有關部門通過整合信用信息、建立合作機制等,讓中小企業信用資產與金融資源有效對接,既幫助金融機構控制放貸風險,又幫助企業以信用“通行證”獲得融資,拓寬了融資途徑。

  “特殊時期,沒想到這筆信用貸款這么快就發放到手了,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廣東省梅州市某醫藥貿易公司負責人感慨道。該公司主要經營藥品和消毒用品,疫情發生后,急需補充流動資金加大備貨以滿足市場供應。了解到企業的資金需求后,廣發銀行梅州分行迅速向客戶推薦了“信易貸”平臺,客戶結合自身經營情況和融資需求通過平臺選擇了該行的產品。隨后,廣發銀行梅州分行及時為企業量身定制授信方案,開辟綠色審批通道,在無抵押擔保的情況下批核并成功發放1000萬元信用貸款。

  在2018年6月舉行的2018年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上,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信易+”系列項目正式啟動,為緩解守信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信易貸”,就是“信易+”五大項目之一。深入開展“信易貸”工作,是落實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做好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促進實體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的重要舉措。為督促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2019年9月,國家發改委、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深入開展“信易貸”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的通知》,從六個方面明確了開展“信易貸”的重點——

  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整合稅務、市場監管、海關、司法以及水、電、氣費,社保、住房公積金繳納等領域的信用信息,自上而下打通部門間的信息孤島,降低銀行信息收集成本。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地區性中小企業信用服務平臺,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

  建立健全評價體系。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構建符合中小微企業特點的公共信用綜合評價體系,將評價結果定期推送給金融機構,提高金融機構風險識別能力。

  創新貸款產品服務。鼓勵金融機構以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為立足點,逐步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中信用貸款的比重;對信用良好、正常經營的中小微企業創新續貸方式,切實降低企業貸款周轉成本。

  創新違約風險處置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建立線上可強制執行公證機制,加快債務糾紛解決速度。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對失信債務人開展聯合懲戒,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務行為,維護金融機構合法權益。

  加大地方支持力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設立“信易貸”專項風險緩釋基金或風險補償金,鼓勵根據本地實際出臺更加多元化的風險緩釋措施。

  強化考核激勵。建立“信易貸”統計報表報送機制、“信易貸”工作專項評價機制,從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兩個維度開展評價,金融機構評價結果納入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地方政府評價結果納入城市信用狀況監測,有序推進“信易貸”工作落地見效。

  在國家發改委指導下,由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牽頭建設,以各地“信易貸”創新實踐為基礎的“信易貸”平臺——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已在2019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上正式上線。截至2019年12月,相關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包括“銀稅互動”在內的“信易貸”資金超過1.5萬億元。

  “真是春風送暖啊!”3月25日,春分剛過,在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永安街道常德誼誠物流有限責任公司院內,工人們忙著裝卸貨物,看到公司順利復工復產,又恢復了活力,公司法人代表陳誠感慨道。原來常德誼誠物流有限責任公司通過較高的納稅信用等級,從建設銀行順利貸款200萬元。

  陳誠這次順利解決復工復產資金燃眉之急,得益于國家稅務總局和銀保監會建立的合作機制。“銀稅互動”即稅務、銀保監部門和銀行合作,幫助企業將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緩解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是國家稅務總局與銀保監會于2015年7月聯合推出的一項舉措。目的是通過稅務部門向銀行業金融機構共享納稅信用評價結果等信息,緩解小微企業信貸融資過程中信息不對稱問題,使參與“銀稅互動”合作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充分利用小微企業的納稅信用評價結果,推出基于納稅信用信息的無抵押信用貸款,推動銀行加大對誠信納稅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2017年5月,為了進一步加大“銀稅互動”助力企業發展力度,充分發揮政務信息共享效應,國家稅務總局、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銀稅互動”工作的通知》。該《通知》明確將納稅信用信息推送內容擴大至納稅信用A級~D級企業名單。同時,將“銀稅互動”受惠群體由納稅信用A級企業拓展至B級企業,并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結合自身經營發展特點,融合稅務數據與多維度企業信息,創新信貸產品,優化信貸審批流程,健全信貸產品風險管理機制,提升金融服務效率。

  2019年11月,國家稅務總局與銀保監會總結了政策實施4年多來的經驗得失,在鞏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再次印發《關于深化和規范“銀稅互動”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推動“銀稅互動”健康發展,釋放合作潛能,為更多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根據該《通知》,兩部門將積極推進稅銀數據直連模式,鼓勵銀行創新信貸產品,推進“網上一站式”辦理,積極推廣成熟適用的信貸產品。建立“銀稅互動”效果評價體系,提升守信激勵的示范效應,促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今年4月,在已實施“銀稅互動”支持政策框架下,針對疫情期間小微企業更加迫切的資金需求,國家稅務總局與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發揮“銀稅互動”作用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要求加大稅收信用貸款支持力度,努力幫助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在落實擴圍要求方面明確,在落實“銀稅互動”受惠企業范圍擴大至納稅信用M級的基礎上,對湖北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可結合自身風險控制要求,逐步擴大至納稅信用C級企業。同時,將“銀稅互動”受惠范圍,從企業擴大至納入各省稅務機關納稅信用評價試點的個體工商戶。

  4年多來,“銀稅互動”貸款產品增長迅速。據稅務部門統計,從2015年開展至2019年9月底,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向守信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60.9萬筆、1.57萬億元。

  “沒想到啊,這么短的時間貸款就放下來了,真是及時雨。”江蘇徐州老焦五金店負責人不到一周時間就順利拿到30萬元貸款,源于一通電話。2019年10月上旬,江蘇銀行徐州經濟開發區支行的趙經理根據“百行進萬企”名單,一一撥通企業的電話,了解到老焦五金店近期接到了一家樓盤的大額訂單,急需銀行信貸支持。江蘇銀行“快易貸”產品引起了商戶老板的關注,當場就提供了相關材料。

  社會各界對以銀行為主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給予很高期盼。在銀保監會推動下,2019年8月,“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試點工作在重慶、江蘇、河南、湖南、大連5個省市首批試點,11月在全國各省區市推廣,旨在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智力,全面投向小微領域,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銀行主動問需于企、問計于企,進一步打通金融供給與需求的對接瓶頸,變“坐商”為“行商”。“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在尊重企業意愿基礎上,遵循“兩問”“四送”原則。其中,“兩問”是問需于企、問計于企,“四送”是送政策、送知識、送資金、送服務。

  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出擊,按照在線問卷、實地走訪、提供服務3個步驟,試點地區4個月內完成轄內符合要求的小微企業的融資對接工作。如此大規模的行動,可以說是對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一次全面摸底,為近年來所罕見。不少企業表示“沒想到”“很及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了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我國迅速出臺一系列宏觀政策,緩解企業困難、促進復工復產——

  人民銀行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發揮效果,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截至3月31日,地方法人銀行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含貼現)3042億元、支持企業(含農戶)35.14萬戶。其中,發放普惠小微貸款1757億元。

  針對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銀保監會要求,對這些行業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銀行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要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完善續貸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

  財政部明確,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融資增信,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政府控股的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要積極為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融資增信,努力擴大業務規模,提升服務效率,及時履行代償責任,依法核銷代償損失,協調金融機構盡快放貸,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住建部鼓勵以銀行保函的方式代替現金形式的保證金,增加企業的資金流動性。同時也鼓勵銀行對信用好的企業增加授信額度和給予貸款利率方面的優惠,對于一時困難的企業不抽貸、不斷貸。

  一系列紓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政策接連釋放,“輸血”的同時,更傳遞信心。

  搭建“信用橋”暢通“融資渠”

  引來“信用+信貸”活水

  不論是在制造業發達、區域經濟外貿依存度高的東部沿海地區,還是在產業集群發展較快的中西部地區,民營企業、小微企業都對當地經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充分發揮金融在促進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讓金融“活水”潤耕民營小微企業,激發實體經濟動能,各地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等創新融資方式、優化融資結構,協助小微企業融資擴面,不斷拓展信用信息在融資領域的場景應用,為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積累了重要經驗。通過調研走訪,記者梳理出目前各地推動實踐以下六種“信用+信貸”金融服務模式。

  模式一:多渠道共享信用信息,為銀企信息不對稱“化瘀”。通過打通有關部門之間的信息網路,拓寬企業商業信用信息采集渠道,多渠道歸集反映企業經營發展情況的信用信息,一定程度上緩解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小微企業的后顧之憂,提升融資對接效率。

  比如,蘇州市發改委牽頭,會同市金融局、人民銀行和地方國有征信機構,將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與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疊加運用,建立綜合數字征信體系。以蘇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為載體,蘇州市構建了面向65個政府部門和公共事業單位的信用信息共享通道,集納了涵蓋600多個微觀指標的企業經營數據,覆蓋全市150多萬家市場主體,累計歸集入庫數據6.8億條。同時,蘇州市金融局打造“企業守信用、機構有創新、政府來推動”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截至今年4月,平臺累計為1.73萬家企業解決了6754億元融資,其中8063家企業獲得信用貸款1442億元。

  再如,焦作市政府打造的智慧金服平臺整合了工商、公安等75個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掌握的企業信息,并對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電力數據等。銀行放貸前,可以通過該平臺全面了解企業的各類信息;而企業有融資需求時,則在平臺發布,由各家銀行在平臺上“搶單”。貸款發放后,還可以通過該平臺智能監控企業生產經營變化,提示相關風險。截至2019年12月,焦作智慧金服已與14家銀行、6家證券、5家擔保、4家保險、4家律所及24家創投機構開展合作。

  模式二:創新抵押方式,喚醒沉睡資本。通過建立模型,針對技術、人才、知識產權、土地經營權等難以準確評估價值的抵押物進行合理評估,充分發掘信用潛力。

網址連接:

友情鏈接